今年以来,公主岭市紧紧围绕“守底线、抓衔接、促振兴”主题,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,高起点谋划部署推动工作落实、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工作要求,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,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,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抓保障,促进政策有效落实
在教育保障方面,全市具有学习能力的农村居住适龄儿童少年,全部接受义务教育。持续落实“两免一补”和伙食费、校车费补助政策,发放补助金28.8万元,惠及中高职学生192人。医疗保障方面,持续落实脱贫患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规定,医疗救助资助5331人、69.303万元。住房保障方面,新纳入危房改造计划15户,已全部竣工。饮水安全方面,全市农村集中供水632处,饮水质量全部达标。贫困残疾人帮扶方面,新办理残疾证487个,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506.8万元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63.36万元。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参保的脱贫户8661人。
抓产业,促就业增加收入
围绕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持续巩固“两不愁三保障”成果,全力促进脱贫人口增收。通过措施叠加,确保脱贫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。产业帮扶方面,坚持“资金跟着项目走、项目跟着任务走”原则,优化资金使用结构,重点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、就业增收和补齐必要的基础设施短板项目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成果、促进增收的主攻方向,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成果。共实施产业项目6个,覆盖3605户8056人;基础设施项目8个,两个雨露计划项目和1个小额信贷项目。根据脱贫群众发展生产需要,累计向32户发放小额贷款120万元。积极做好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发动和培训服务等工作,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。消费帮扶方面,组织包保干部深入脱贫家庭开展消费帮扶活动。截至目前,采购脱贫户农副产品累计36.79万元。持续开展基层帮扶。市委组织部今年调整脱贫村驻村工作队员5名,通过检查测评,群众满意度在95%以上。
抓创建,激发内生动力
持续抓实“千村示范”创建。在23个乡镇打造39个示范村,实施村内路边沟维修7.4万米,新建维修改造道路15公里。统筹推进“千村示范”5个全覆盖创建活动,建设文化大院、农家书屋,开展“美丽庭院”“干净人家”评选,打造道德银行爱心超市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,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抓监测,确保精准帮扶
建立防返贫机制,对重点户实施清单化管理,逐一落实包保责任。形成以干部入户摸排为主、信息监测预警为补充的快速发现、快速响应机制。为所有监测对象确定监测联系人,制定帮扶计划“路线图”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,根据风险类别、发展需求制定帮扶计划,做到精准帮扶。
图文来源: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