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公主岭市始终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线,因地制宜,发挥优势,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,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振兴之路,让乡村环境更美好、群众生活更幸福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乐章中,唱响了铿锵有力的公主岭声音。
谱好生态宜居进行曲
“现在道路干净了,房前屋后的‘垃圾山’也没了,如今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,一点也不比城里差。”这是村民对家乡的赞叹。走进怀德镇,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,一条条村道宽阔平坦。
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相生相伴。公主岭市始终致力于统筹推进城乡建设,着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截至目前,全市404个村中,有219个完成“五项”清洁、“八项”拆除、“十堆”清理等“23项”任务;274个村完成“五项”清洁;294个村完成“八项”拆除;262个村完成“十堆”清理。
穿过红砖白墙,走向热闹的文化广场。“闲暇时,可以来散散步,可以打篮球,平时还会开展棋牌、拔河、广场舞等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,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,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非常舒适。”新三道岗村村民于凯说。
怀德镇开展美丽城镇建设,以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为目标,新扩建镇区文化广场1万平方米,平整动迁用于镇区绿化地段1.6万平方米;新建校车和公益停车场7000平方米,新建镇区篮球场2处共1000平方米。
近年来,全市持续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,已建设室外无害化卫生厕所6250户。大榆树镇村民管永军家后院原先的旱厕早已变成了一间白色彩钢房。他说,这是改厕后的“无害化卫生厕所”。打开厕所门,便池、防滑板、门锁等一应俱全,改后的旱厕不仅干净,用后还可用投料箱撒菌剂或炉灰掩盖气味儿,不会污染环境。
演绎乡风文明交响曲
走进和平村“爱心超市”,货架上摆放整整齐齐的商品琳琅满目。与其他超市不同,这里把价格标签换成了积分标签,“1积分、5积分、10积分……”每一个积分对应不一样的商品,爱心超市服务对象是全村村民,以积分兑换为手段,让居民获得感满满。
“前两天参加全村卫生清洁活动,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环境,还获得了10积分,真是一举两得。今天有时间,就来‘爱心超市’兑换了。”正在挑选商品的村民张昊说。
“我们以和平村为试点,创办‘爱心超市’。有村民参与乡里号召的活动时,会根据具体内容、时间和成果,发放1至20个积分。一个人除草一天,发放10积分,10积分可以在‘爱心超市’换取酱油一瓶,年末村委会还会根据各户积分情况,给予表彰和鼓励。”龙山满族乡相关负责人介绍。“爱心超市”的建立,一方面丰富了村民的空余时间,增强了荣誉意识,另一方面用积分和荣誉的方式,产生了“杠杆效应”,让每位村民都成了“爱心超市”的受益者,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,让讲文明、做好事、勤劳致富成为村民自觉行动,形成了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村风民风。
近年来,公主岭市通过户带片、片带组办法,以点带面、因地制宜、突出特色,实现乡风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,使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,乡村文明得到提高,村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断攀升。
唱响产业兴旺协奏曲
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有力抓手,立足本地资源禀赋,引导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,为乡村振兴再添动力。
眼下正是水稻生长季节。在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村,放眼望去,嫩绿的秧苗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,一阵微风吹来,秧苗随着微风摇曳,农民们望着满眼绿色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。
近年来,南崴子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围绕“企业带动、产业铺路、平台助力、群众致富”工作目标,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,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,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提档升级,促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“我们以稻田养蟹、稻田养鸭和水田养鱼为突破口,大力推广绿色种植,稻田养蟹已经发展到 150公顷,稻田养鸭50公顷,水田养鱼100公顷,既提高了经济效益,又带出了绿色蟹田米、鸭田米,畅销米业市场。同时,把50公顷的高标准水田建成可视农业,利用互联网构建可追溯的现代农业产业链,使稻米销售价格迅速提高,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”
街道相关负责人说,房身岗子村以4万亩高标准水田为载体,投资600万元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着力打造稻种繁育区、绿色种植区、可视农业区和新产品展示区,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,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推力。
来源: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